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一章、买地置业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户,免得消息传出去对买地有影响。”

    赵伯和胡叔对视一眼心领神会的一笑,拱手告辞而去。孙悠然搞出来的东西几乎都被别人学去了,现在好些有心人都盯着孙悠然这边呢,要是别人知道了这些秘密,长安甚至整个大唐有钱有势的家族一动手,地价很快炒高,怕是自家只能喝口汤了。等自家置业完成,就算别人跟风也影响不到自己。这样既对国家民族做出了贡献,世家大族也得到了利益,百姓也得到了实惠,简直是标准的共赢呐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年代世家大族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是不可替代的,所以只有世家大族带头百姓才会跟风,才能把人口密集的地方的人口迁移到人烟稀少之地,缓解耕地压力。

    既然决定了要到江南岭南置地,孙悠然就要找程老爷子的关系。不但要安全的把钱运过去,还要顺利的把地买下来。

    程老爷子可是人老成精,虽然派去找三季稻的人还没有回来,但是有茶叶和糖就行了。经过几天的秘密商议,秦钰夫人也加入进来,三家组成一个小联盟。选地的要求很多,最重要的几点是:第一,运输方便,最好是靠近大的河流湖泊,能够通过水路运送大量物资;第二,人烟越稀少越好,操作简单又不容易出问题;第三地方越大越好,为后续扩张留出余地;第四,三家的地尽量靠近,易于互相帮助和沟通。

    诸事商议停当,正式派出一个强大的团队执行置地计划,并开始悄悄挑选后续人员。

    由于派出的都是青壮年,孙悠然决定不再采用传统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,而采用农场式的团队分工合作的模式,这样效率相对会大大提高。三家代表召开了多次集会仔细商议研究了该模式的先进之处,一致决定采用该模式进行新置地的建设生产。

    这个年代信息传播度慢得难以想象,要知道信鸽是张九龄先使用的,孙悠然可没有想到培养信鸽,况且这年代猛禽非常多,信鸽也未必有用。既然不能浪费时间等待消息传回来,那就只有相信手下人能成事,按照大致的时间安排后续人员出。

    老管家把庄户招集到府门前,道:“今天招集大家有事情。老朽先问问大家,这些年主家对大家好不好?”下面一片应和。

    老管家点点头道:“这些年府上起了好些工程,大家的日子好过多了,但是,今后没有多少工程了,庄上田地又不够种,大家就会没事干。没事干,那大家吃什么?”下面人群一下愣了:是啊,没事干,那吃什么?

    老管家对大伙的反应很满意,接着道:“大伙都跟着侯府这些年,侯府不会不管大家的。老朽告诉大家,侯爷费了好大气力在南边置了荒地,多余的人就派到那边去。由于那边要开荒,又没有住房,所以这次派过去的是青壮年。老人受不了奔波劳苦,留下;孩子要读书,留下。这次过去虽然很艰苦,但是也是大家的机遇,每家都要出人。”

    一人道:“大家从来没有出过关中啊,也不知道那边如何?就怕水土不服啊。”

    老管家道:“会派医生和工匠与你们一起去。”

    又有人道:“落叶归根,老管家,我们还能不能再回来啊?”

    孙悠然接话道:“你们不了解那边,现在那边人口少,还很偏僻落后,但是其实那里气候非常好。你们去了那边,好好的干上几年,日子会比现在好,到时候就怕你不想回来。我的想法是:大家过去好好经营几年,然后老人孩子都要过去,学堂也要搬过去,这边就留些干活的青壮。”

    老管家又接过去继续开会,最后等老管家说完,孙悠然道:“我找个时间也会过去看看的,不过要带上学堂里的大部分学生,让他们一路好好了解一下各地风物,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。只是这样要花费许多时间,要很久以后才能到达了。不过,我希望到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片兴旺的景象。大家回去商量一下自家派出去的人选,现在散会。”

    老管家留下这次选出来的管理人员,仔细叮嘱需要注意的事项,毕竟江南离长安太远,出了什么问题这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知道,这就需要管理的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